當前位置:首頁>>案例展示

增值稅進項不足,大概率是個偽命題

發布時間:2021-01-04 02:01:00   點擊:    作者:admin
    年底大概是會計人“悲催”的節日,因為要結賬,免不了加班。對會計人來說,這個節日欲喜還憂。
    經常聽到有企業老板抱怨,“我們增值稅進項不足,增值稅交得太多,卻又不知道怎么增加進項抵扣。”聽這意思,進項不足成企業的問題了?而老板想到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是“怎么增加進項抵扣”。高風險的“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”,大概就是為迎合這種“思路”才癌變的毒瘤。
    “進項不足”本身就是個偽命題,與其說是進項不足,不如說是成本費用不足,或者是資產購置太少。因為進項稅不是獨立存在的,它依附于成本(資產)費用,只有成本(資產)費用增加了,進項稅才可能相應增加。
    每當老板們說到“進項不足”,我的第一想法是,這家企業產品太牛了,銷售毛利率太高了。成本低,售價高,才會進項稅少,銷項稅多,要交的增值稅自然也就多。從這個角度講,進項不足不僅不是問題,反倒應該是企業的大好事。
    真是產品毛利高這種情況,如何才能少交增值稅呢?總不能違心地壓低銷售價格減少銷項稅吧,或許可行的辦法是規劃產業升級,通過多購置資產(主要是機械設備)來增加進項抵扣。但這種辦法只能收一時之效。
    老板們口中所說的進項不足,多數情況下恐非上述所指?,F實中不少企業進項不足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造成的:第一,成本費用中人工成本占比偏高;第二,采購環節沒能獲得足額的增值稅專用發票。
    下面山東博財代理記賬有限公司就具體分析這兩種情況。
    (一)成本費用中人工成本占比偏高
    近些年來,增值稅進項抵扣范圍在不斷擴大,但人工成本這道口子還沒有放開。對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,很可能會出現營改增后流轉稅不降反升的現象。
    對此,企業恐怕沒什么好的解決辦法,唯一可想的招式,用人工智能替代部分程序化崗位,將原本由人完成的工作交給智能機器完成。智能機器是資產,購置時進項稅可納入抵扣范圍。
    再就是,寄希望于國稅總局出臺文件,將人工成本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。
    (二)采購環節沒能獲得足額的增值稅專用發票
    如果企業選擇的供應商不規范,或不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,這些供應商要么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票,要么只能開具三個點的專票,作為采購方,進項不足是必然的。
    除此之外,還有一種情形也不能忽視。企業沒能取得增值稅專票,并非對方不開具,而是企業選擇了“不要”。有些供應商為了“避稅”,會提出不要發票可以降價。面對誘惑,不少老板會選擇要低價格,不要發票。這是老板自己的“雞賊”選擇,怎能抱怨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票呢?
    為了讓采購價格低一點,老板們選擇了不要發票,或不要增值稅專票,后面自然就出現了進項不足的難題。不僅有進項不足的難題,還可能有成本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抵扣的難題。
    除去人工成本偏高的因素外,進項不足本身不是問題,之所以成了問題,根本原因在于企業規范稅務的意識沒完全到位,對節省成本、降低稅負的理解出現了一定的偏差。如果老板因之鋌而走險,搞虛開增值稅專票的交易,那就太不理智了。
Copyright ? 2018-2022 sdbcfa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魯ICP備19021311號-1 ? 網站地圖
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